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省“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就业和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能否得到尽快地提高,而“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别进行测算,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是未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3倍,这充分证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
1、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目前我国农村的职业教育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每年约有800多万初中毕业生和�100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每年只有少数精英能够接受中等以上职业教育。而这些精英在成才后,从此也就脱离了农村。我省情况也是如此,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在就业前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很多农村孩子初、高中毕业后未经职业教育就直接就业,农村中具备一技之长的劳动力非常少,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的产生与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格局中的定位不清,缺乏战略性思考有直接关系。而农村基层,特别是县、乡(镇)领导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偏见,认为职业教育的投入大、见效慢、没成绩;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农民向城市流动做嫁衣,是赔本的买卖,项目建设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因此对发展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积极性�
认识不到位,导致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多数职业学校设备陈旧、落后,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办学条件跟不上现代职教发展步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不适应社会需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办学缺乏吸引力,致使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
2、农村职业教育的费用偏高。据估算,目前培养一名初中、高中职业毕业在4千元以上,好的专业达万元,而许多农户家庭的储蓄存款额仅�1万元左右,用这点钱来支付居高不下的职业教育费用显然颇为吃力。一方面我们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暇顾及职业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受农民自身认识和经济承载能力的局限,农民对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高,对子女职业教育不热心、不舍得投入,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热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以哈尔滨市为例,目前,哈尔滨市农村现有职业中学与农村中学之比为15�389;职业学校在校生与农村中学在校生总数比为7573�99040,职业学校年招生不足3千人。不仅如此,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体结构也不尽合理,城市职业教育占用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比重很高:城区职业高� 28所,其中国家级重点�3所,省级重点校3所,在校生1.7万人,教职工3874人,而农村职业中学拥有教职工总数�1756人,在校�7547人。据统计,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中真正掌握实用技术的�2%左右,农业和农村领导及技术人员中也缺乏农学方面的人才,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特别是大批回乡的毕业生,在校接受的只是普通文化教育,即使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于一些学校注重二、三产业的教学,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致富本领也不突出,还不如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
二、发展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若干建议
发展我省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口的重要途径。必须正视我省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摒弃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思想束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上真正体现“两个倾斜”、“两个反哺”精神�
1、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列入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省政府成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劳动厅等相关部门参加,共同研究农村职业教育问题,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计划方案�
2、强化政府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应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教育投入的短期行为,调动政府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树立起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的观念,各级财政要对农村发展职业教育经费做出指令性规定,确保经费足额到位,依靠政府的职能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3、拓宽职业教育投资渠道。建立起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投资助学机制,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在资金、政策上,鼓励并支持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中学联合办职业教育的好形式,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应研究获准一所农村中学并列挂两套牌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城市职业学校专业课优质教育资源,降低学生实习培训费用,帮助众多农村孩子跨入职业教育学校�
4、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变现行职业教育结构中的不合理现象,及早对农村孩子实施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的成才率�
5、树立大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观,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统一纳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营造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环境,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6、试行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制度,对无望成为精英教育对象的,可及早剥离到职业教育一边,职业教育毕业证与义务教育初中毕业证具有同等功效�
7、加强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将城区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两项工作合并考虑,发挥城区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和带动作用�
民革哈尔滨市�
200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