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7�17�,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卡斯提农战役打响。法�名将简·布尔热指挥七千法军大败六千英军。法军在此次战役中大规模使用大炮,毙伤俘虏英军近四千人,法军仅伤亡近100人,但简·布尔热不幸阵亡。卡斯提农战役后,英国在法国的势力进一步走向衰落,成为终结英法百年战争的决定性战役�
1815�7�17�,拿破仑在法国西部的罗什福尔港,拒绝了海军官兵要求带其突围至美洲的建议,登上港外的英国巡洋舰“别列洛丰”号,被英国人软禁后驶往英国�
1898�7�17�,美国远征军在海军舰队和古巴起义军的配合下,攻克古巴圣地亚哥要塞�
1929�7�17�,中东路事件进一步升级。当日,苏联政府正式宣布与中国国民政府断交,撤回苏联驻中国使馆及侨务代表,召回中东铁路苏方人员,停止中苏间全部铁路交通,命令中国驻苏外交人员迅速离境,并声明保�1924年的中苏协定之一切权利�
1936�7�17�,西班牙驻摩洛哥殖民地的将领佛朗哥在德意等国支持下,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叛乱迅即蔓延到西班牙本土,西班牙人民在人民阵线政府领导下,奋起保卫共和国,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7�7�17�,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明准备全面抗战的方针,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同日,蒋介石令商震所部四个团赴石家庄集中待命,令�26路军、第40军统归第29军军长宋哲元指挥�
同日,日本再次召开五相会议,决定动�40万军队,扩大侵华战争�
1940�7�17�,日本侵略军从镇海城关和现北仑区的小港两翼登陆。镇海中国守军第十六师、第一九四师在招宝山、戚家山等地与日本侵略军激战数日,毙伤日军400余人,迫使日军仓皇败退�
1942�7�17�,斯大林格勒会战打响。德国第6集团军进入顿河大河湾,进攻苏军前沿阵线,�13个师27万人的优势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起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用于防御的兵力�12个师�16万人。苏军第62、第64集团军节节抵抗,�8�10日,苏军退守顿河东岸�
1944�7�17�,德军西线指挥官隆美尔元帅被英国飞机炸伤被迫返回德国,其职务由冯·克卢格元帅兼任�
1945�7�17�,美、苏、英三国领导人杜鲁门、斯大林和丘吉尔在德国波茨坦开会。会议主要讨论研究处置德国的问题,并商讨对日本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8�2日三国领导人签署了《美英苏三国的柏�(波茨�)会议议定书》和《柏�(波茨�)会议公报》两个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波茨坦会议是战时美、英、苏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波茨坦会议结束后,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凤凰军事 炎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