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座落在铁岭河镇内,贴着马赛克墙面的四层小楼被一个花园式的小院簇拥着。在这里居住的孩�98%是孤殘儿童,小的是只有几个月的襁褓婴儿,平均年龄十四、五岁。适龄儿童都在镇内和市区的中小学及特教学校读书�
“六一”节前夕民革牡丹江市委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来到这里,同孩子们欢度儿童节。在这欢乐的日子里,孩子们得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这个礼物并不昂贵,但是这个礼物的故事,却让孩子们泪眼婆娑,并唱起了《感恩的心》…�
这个特殊的礼物是用鲜艳的丝绒,经手工缝制带着淡淡清香的小荷包。它是一�73岁的老奶奶带着老花镜一针一线为孤殘儿童赶制的�2008年年初,民革市委就制定了志愿者义工工作规划,准备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做点事。并通知各基层支部提早做好准备�
民革党员杨军的母亲在儿子与同事的谈话中知道了这件事,这位古稀之年的退休医生,也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事,来表达一下她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关爱。可是做什么呢?思来想去她决定用自己从小在母亲那里学来的做荷包的手艺,为孩子们精心缝�100个荷包,老人要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方式为孩子们祝福。她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她的儿子,而是自己默默地做着准备,牡丹江的市场上并没有那些色泽鲜艳的丝绒,听人说省城的戏服商店里有卖,老人就托人在哈尔滨买来的布料、丝线和香料,不声不响地缝了起来。粗心的儿子没有发觉母亲忙着的事情。在要去儿童福利院的前一天,老母亲端给儿子一个盒子说:把我的礼物也带去。当杨军看着�100个精美的小荷包时,立刻明白了,前几天母亲病的很厉害,他要带母亲去医院,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并告诉他这几天自己身体不好,想要多休息,你们不要回来打扰我。其实她是在赶制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当杨军手捧着100个荷包,把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感动的不仅仅是儿童福利院的老师和孩子,也不仅仅是杨军的同事,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小演员及小演员的家长、老师,在人们的心里流淌着爱的暖流,传递着爱的信息,这种信息启迪着人们的心灵,迫使人们把爱的传递当做自己的义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抻出手来奉献一点爱,将会汇成一个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和灾难都将被爱的海洋淹没,每个人都是爱的海洋里的一滴水,我们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在奉献着爱,让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搀扶跨越一个个困难。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让爱不断的传承、永远的循环,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用双手托起孩子们的明天�
短暂的联欢虽然结束了,但在人们的心里,在人们的脑海里一直荡漾着《让世界充满爱》那优美的旋律。(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