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省直文化一支部党员乔艺反映,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功能不断完善,让民众切实享受到了经济、优质、便利、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但同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业务功能开展缓慢,缺乏指导性的规范文件。社区卫生发展的远景应重在群体防病,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为目的,而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开展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较为普遍,但慢性病、妇幼保健、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等社区管理相对滞后�
二、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双向转诊通道不畅通。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应实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群众医疗费用和负担。但实际上由于涉及医院本身的利益,上转的多,下转的少�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人员编制数不足,初始制定编制人数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待遇较差,缺乏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人才流失较明显。社区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素质相对较差,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缺少具备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资格的人员�
四、目前很多地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尚不能与基本医疗服务相对接,区内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无法互通,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率不高,慢性病管理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一、科学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管理系统和基础设施。根据辖区居民人口数量,以居委会为管辖范围,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为骨干,合理组建团队,进一步优化基层卫生人员结构,强化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系统和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系统与基本医疗服务相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尽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基本医疗为切入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逐步深入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形成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坚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家庭责任医生服务。一是对特困、孤老、高龄空巀离休老人、失能等重点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二是完善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网络,为所需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家庭责任医生实现对居民的全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三、制定并落实培养全科医生和吸引人才进社区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队伍建设的财政扶持,科学设置在编人数,合理提高待遇,完善社区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各项补贴及养老保障政策,切实保障社区医疗机构人力投资的连续性和动态调整,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活力。尽快建立一套完整、全靀系统的绩效考核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包括业务管理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财政投入使用监督等。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的最优化以及卫生管理的专业化运作�
四、加大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力度。一是合作培养。政府与医学院校合作,对有志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学生进行定向培训;二是双向轮回培训。由省级或市级公立综合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派遣医疗服务队巡回医疗,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委派医务人员定期到大型综合医院或医学院校进修。同时还可聘请有经验的离退休专家定期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帮带培训,提高医疗服务层次。三是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在获得全科医生专业资格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的整体水平�
备注�
该建议已由民革省委报送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民革党员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可以与民革省委调研部联系,我们将选取精品信息报送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参政党力量!
联系人:
侯敏� 15846582970�
玄立� 13945060263
社情民意信息专报邮箱�
[email protected](请标明执笔人姓名、单位、职务和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