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省直文化三支部党员任继宏反映:我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后于全国,过去以焚烧为主�2017年开始全面禁烧,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拓宽,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由于起步晚,目前的现状仍是技术落后、经济性差、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技术和设备缺乏、收储运体系成本高、龙头企业数量少,缺乏秸秆综合利用可推广、可持续的、成熟、可复制商业模式,带动作用明显不足,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慀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加快完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完善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和反馈机制。建立由农业、发改、财政、环保、科技、建设、国土、电力、工信等多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将相关任务目标落实到市、县、乡各级政府和村组,签订责任状,明确奖惩规定,实现上下联动、层层负责。以县域为重点编制具有前瞻性、统筹性、适用性强的区域内秸秆全量利用发展规划。深入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和技术模式,加大学习交流力度,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二、积极建立全面的政策支撑体系
建议政府根据本地秸秆综合利用目标,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鼓励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出台地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明确鼓励发展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以地方法律、行政法规、发展规划等形式固定下来。保证项目的顺利落实,重大项目采用项目“秘书制”推行,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建设用地、用水、用电指标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细化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减免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扩大财政和金融支持主体的范围,逐步实现补贴常态化�
三、大力推进科研攻关与技术推�
科研管理和财政部门应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科研攻关。加快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标准和技术服务体系,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相关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相关技术的转化能力。可采用企业联盟的形式,如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可仿照发达国家,政府、科研机构联合大型企业设立生物质研发委员会和技术咨询委员会,设立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共同开展生物质能源研发项目,实现政府、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
四、抓住机遇在全省村域构建秸秆产业化体�
大力发展产业化体系,积极稳妥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业化进程,发掘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一是提高秸秆制成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开拓多种附加值更高的利用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利润率。二是对于使用秸秆转化生物质能源的用户提供适当补贴,提高秸秆压块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努力吸纳人才。充分利用返乡创业的农民,利用他们的资金和市场、以及经营企业的经验,通过政策扶持,解决资金、土地、物流方面的困难�
五、多方争取相关支持和投入
黑龙江是经济落后省份,省内各地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建设资金缺口大,经济实力无法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的推进。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支持,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做大做强提供有利条件。一是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试点,争取国家增加在我省的试点数量。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我省粮食产量高、秸秆量大、气候严寒,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存在很多特殊困难,应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出台特殊政策给予扶持�
(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过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减少财政负担。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各类企业,同时鼓励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增加投入。二是引导社会组织设立基金,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三是鼓励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寻求支持,扩大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空间。一是开展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交流,引进国外相关技术和人才。二是鼓励国外企业在我省开展投资、经营,重点是秸秆收储机械、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制品等相关企业。三是开展与实际组织的合作,通过交流带动我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整体发展�
备注�
该建议已由民革省委报送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民革党员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可以与民革省委调研部联系,我们将选取精品信息报送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参政党力量!
联系人:
侯敏� 15846582970�
玄立� 13945060263
社情民意信息专报邮箱�
[email protected](请标明执笔人姓名、单位、职务和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