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社情民意信�
时间�2020-07-14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和制度渠道。万鄂湘主席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信息文字虽短,但接地气;标题虽小,但反映大问题;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民革省委主委谷振春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提出要加大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考核力度,不断提质增效�
结合民革中央对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在梳理各市委会、省直各支部报送的信息中发现,有些稿件还存在着“旧、小、杂”问题:
1、“旧”是说信息反映的问题陈旧,所提出的建议也无新意。有些信息所谈的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同一问题已经有不少的专家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了。还有部分信息提出的都是“加强领导”、“严格执法”、“加大扶持”这种万金油式的建议。社情民意就是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多多发现、反映新问题,如果报送的信息总停留在没有任何新建议的老话题上,不被采用也是自然的�
2、“小”是说信息反映的问题狭小。民革省委编辑的社情民意信息要向全国政协、民革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等单位报送,所以信息反映的问题也应该具有全局性,至少不应局限在某一辖区。我们收到的一部分稿件,谈的问题切口太小,实际上此类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很可能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可以解决了,如果我们再向上报送,意义非常有限�
3、“杂”是说信息所反映的问题琐碎。社情民意信息字数有限,原则上要求在1500字以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限定字数。要在这个限定字数内把问题说明白,把建议谈清楚,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焦点、有重点、有亮点地写信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单挑出某篇信息中最有新意、最能吸引人的一点,另起炉灶单做一篇信息�
提高信息质量,需要在信息工作上动脑筋、下功夫、花力气。这里提几点建议�
1、写信息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央视、人民日报和新华网这些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我们平常需要多加关注、学习,再和自己所要反映的信息充分结合起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不仅能开阔我们的信息写作思路,而且也保障了信息所提建议的可行性。李克强总理曾强调“精简机构”,如果我们的信息撰稿人多多了解执政党和政府的工作,或许就不会动辄提出增设机构或增加编制等建议了�
2、写信息要发挥反映人的优势。一是专业优势。疫情发生后,省医院支部主委汤连志结合工作特点,撰写了多篇信息,其中一篇被国务院采用,一篇被民革中央采用,一篇被省政协采用。专业人士谈专业问题,这样才能使信息的内容更加深刻,被采用的几率才更大;二是岗位优势。民革省委多位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特点,为全国政协提供了素材,如哈工大支部主委杨谦、民主监督支部主委赵景林、黑大支部党员郑亚楠、医卫二支部党员刘萍……,他们时常关注领域内有关问题,撰写了多篇参考性很强的有价值信息。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所撰写的信息也是某种程度的调研成果,反映的问题才更加真实,更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写信息要学会做有心人。有的反映人或许会说我就是普通党员,接触不到那些很专业、很宏观的事项,我没办法写出很深刻的信息。实际上,有些被采用的信息往往就是我们的身边事,这就需要我们多多留心。疫情期间,省直文化三支部党员任继宏作为参政议政委员针对农业发展提交多篇信息;省直综合一支部党员侯立波作为参政议政委员,多次组织支部党员开展线上研讨会,针对防疫抗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共形�61篇信息报送民革省委。民革哈尔滨市委会党员钱清华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建议为困难大学生复学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被民革中央采用。贫困大学生入学贷款我们平常都有所了解,但在疫情特殊时期提出新情况、新变化、新建议,就容易引起重视。所以信息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个有心人�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如果信息被采用了,能转送到有关单位,那么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是更好地履行了我们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
民革省委调研�
20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