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陪我长� 我陪你战���
——坚�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母子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母子��始终坚守�西安区新兴社�汽车大楼、农行楼和民族楼小区�“疫”一线。他们既是母�,更是一路同行、并肩作战的�“疫”战友。他们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用忠诚与坚守�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阻击疫情的安全防线�
下沉一� 最�“逆行人”坚守岗�
“乱云飞渡仍从容,越是艰险越向前。”徐申华是民革市委办公室主任,在疫情爆发之初,她便积极响应市委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号召,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她深知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为此,她同其他下沉到社区的党员干部一道在所负责�3个小区卡点严防死守,辛劳付出、恪尽职守、毫不松懈。不论顶风下雪,还是冬夜严寒,她始终与大家一道守护着500多户1000多人小区居民这里的健康安全�
疫情来袭,平时热闹非凡的牡丹江街头却十分冷清,街道上稀少的行人被口罩遮住了往日的面容。她每天都是提前来到值守的小区门前,�月初的东北天�寒气袭人,条件特别艰苦,厚厚的羽绒服,严实的口罩依然挡不住刺骨寒风。她不畏严寒,坚守岗�一站就�3�小时以上。有一天,雪后路滑,她在值守卡点登记时不慎跌倒了,膝盖受伤,大家劝她休息�她却说:“没事,我能坚持,现�值守人员本来就很��我这点事跟战斗在防疫一线医护人员比不算什么�”就这样,她每天忍住不适与疼痛�默默持坚守在岗位上,把值守�责任�在心间�她发挥自身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耐心细致地做居民思想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问题,带动年轻党�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行动践行着一名中共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动请战 儿紧�妈妈�“疫”步�
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妈妈一直是我的榜样,妈妈的工作很辛苦,也很重要。这次我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守护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倍感自豪�在疫情防控一线,同妈妈并肩作战,我心里觉得自己快速成长了,很有干劲��
张宇昂是徐申华的儿子,一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每天看着妈妈早出晚归奔走在抗“疫”一线,回到家后又要开展本职工作,有时工作到深夜,他看在眼里既感动又心疼,他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为母亲多分担一些。受到母亲的感染,当社区征集志愿者的消息一出,在第一时间毅然决然地报名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后的张宇昂也和母亲一样,开始了每天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他按照值班表做好准备工作,值早班时怕自己迟到,都订下闹钟,有时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赶去值班卡点,赶上早晚上下班进出人员高峰期,他都是跑来跑去给居民扫码登记、给车辆放行�虽然又苦又累,但干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一丝不苟、按规办事、不留遗漏。赶上下雪天,他怕居民在扫码登记时滑倒,将卡点前的雪清扫的一干二净;为了让出去购物的居民回来方便扫描登记,他在卡点登记处放上干净纸盒子,让居民暂时存放东西,他的举动改善了居民们的抵触情绪,使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配合工作,也纷纷竖起来大拇指为他点赞�
并肩作战 母子互相支持�“守门�
血脉亲情,大爱无敌。母�俩同在抗“疫�一线,他们负责的小区属于老旧小区,防控面积大,出入人员车辆多、情况比较复杂、工作任务重,但这对母子毫无怨言迎难而上,从最�严格做到进出通行证必验、身份必问、信息必登、外人必劝,到现在测温、扫码、口罩必备,抓实落细各项疫情管控措施�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谢谢你们送我口罩,真的是太感谢了”�一天,在值守的过程中� 这对母子看见有一位老人只戴着一个纱布口罩要出去购物,当得知他老人家因买不到口罩后,将社区下发的为数不多的口罩送给老人�
汽车大楼疫情防控卡点,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儿子张宇昂耐心地向小区居民宣传“龙江健康码”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手把手地帮助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注册、填写信�,双手常常冻的红肿,口罩也因为讲话多而湿透了。而站在他身旁的母亲,认真地为不能扫健康码的居民登记,并耐心地宣讲最新疫情防控知识�
母子同心、齐心战“疫”,众志成城、无坚不催。这对母子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她们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这场所没硝烟的战争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战“疫”的硬核力量�展示出国家危难时刻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是因为有像他们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战“疫”母子兵,我们才更有信心早日打赢这场联防联控阻击战�
她们一起许下心愿:疫止寒冬,期待春来。山河无恙,百姓安康�